景義·納學簽約暨校企合作研究中心啟動儀式圓滿舉行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響應十九大報告中關于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號召,威海景義外國語學校、山東納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簽約暨校企合作研究中心啟動儀式,由威海景義外國語學校黨支部書記時述濟副院長主持,在威海景義外國語學校教學樓三樓會議室隆重舉行。文登區科技局、文登區知識產權局、文登區人社局、文登區商務局、文登中小企業局、文登區教育局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合作公司主要領導出席了此次儀式。
我校黨支部書記時述濟副院長主持此次儀式
時院長首先介紹了與會領導、嘉賓,并對校企合作的項目背景及主要內容做簡要概括。他表示,五月第二周為全國職業教育活動周,今年國家教育部將活動周主題定為“職教改革四十年 產教融合育工匠”,充分體現了國家推動職教改革創新,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校企合作的方針政策。在此背景下,威海景義外國語學校積極推進辦學模式改革,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式,深化產教融合、工學結合,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成為民辦教育改革創新的排頭兵。
我校許艷男院長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程:威海景義外國語學校作為山東省最早的民辦外語學院始建于1988年,現擁有30年外語專業教學經驗和國際合作交流辦學資源。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民辦高校先進單位”“全省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威海最具影響力民辦學校”等榮譽稱號。2017年12月商務日語專業被認定為威海市中等職業教育品牌專業,2018年1月學校被評為山東省第一批規范化學校。此次與納學公司開展合作,要堅持以政府政策為導向、以行業標準為引領、以學生成才為中心,相信定會大力提升我校辦學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本地經濟發展。
我校許艷男院長發表講話
山東納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孫俊杰先生介紹了公司主要情況:山東納學秉承“發展、創新、夢想”的理念,專注于為校企合作和政企對接打造平臺。2018年,山東納學本著“不忘初心,筑夢未來”的美好愿景,在以科技產業為主導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多元化的發展道路,在教育、科技、文化三大板塊齊頭并進。此次校企合作創建中國電子信息集團就業班,學生“零學費”入學,定向為CEC、大型國企央企培養信息技術人才。并將在學校重金打造200平米的無人機展廳,開設植保無人機方向的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為國內大型企業訂單式培養機器人操作手,開創威海市無人機職業教育新紀元。
雙方成功簽約標志著雙方合作邁出跨越性的一步,也標志著校企合作研究中心正式啟動。根據協議,雙方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積極參與對方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重大發展決策,積極探索圍繞滿足社會需求和學校名校建設的合作新機制,以實現優勢互補、長期合作、共同發展。
校企雙方正式簽約
文登區科技局副局長趙東明和文登區人社局副局長梁志勇為校企合作研究中心揭牌
簽約儀式后,進行校企合作的交流研討。區人社局副局長梁志勇發表講話。他表示,職業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促進就業為導向,要注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文登區人社局副局長梁志勇發表講話
區教育局副局長趙鳳芝發表講話。她表示,威海景義外國語學校堅持產教融合,深度開展校企合作,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相融合,這種做法應大力提倡。日后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徑,形成常態化、長效化的教育機制。
文登區教育局副局長趙鳳芝發表講話
校企合作,強強聯合。在專業開發、生源選撥、教育教學管理、實習實訓以及就業保障這五大模塊上進行深度緊密的合作,相信在學校和納學的共同努力下,雙方優勢能最大程度發揮,最終實現學校、學生、企業、政府“四方共贏”。
山東威海外國語進修學院
威海景義外國語學校
產學合作處